“我出生于号称 ‘苦甲天下’的陇中地区大山深处,虽不是书香门第,但我继承了祖辈的勤劳和踏实。我的爷爷是全村仅有的5名共产党员中的其中1名,父亲也曾做过大队文书,后以行医为生,也算是我们村里的文化人。我从小站在父亲身边观看父亲用毛笔写字,在耳濡目染中,我逐渐爱上了书法这门艺术。”李维君说。
陇西丨福星镇山梁
陇西丨古襄武邑
陇西郡望
陇西丨李家龙宫/李氏故里
陇西堂李维君从孩提时代的青砖涂鸦到小学阶段大楷仿格,从初中时期的课余偷学到中师求学的规范训练,从省城打拼的拜师求艺到负笈京华的问道游学,一路走来,虽未受过高等院校的书法专业系统教育,但经过30余年的潜心钻研、求学悟道,让李维君在书法创作、教育和理论研究上也取得了令人称羡的成绩。
“我于1993年7月从陇西师范学校毕业后就走上教师岗位,并兼任中学书法兴趣小组辅导教师,至今从事书法教育也近三十载了。”李维君的学生众多,从龆齿少年到古稀老人,从农民书法爱好者到教授、公务员,从一张白纸的初学者到成绩丰硕的迷茫者,无论哪一类学生,他都以他的诚恳和学识回报学员的信任与期许。
李维君丨现场教学
回想自己带过的学生已逾千人,李维君自豪地说:“其中有100余人深造于全国各类高校书法专业;每年长期在其工作室学习的成人学员50余人,在各类培训班上听过课的学员每年都在2000人以上。”
余杰龙丨李维君弟子
王清宇丨李维君弟子
谈起对书法的感悟,李维君说:“书法艺术作为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有着独特的文化特征和特殊的社会作用,它所承载的文化意蕴,不仅是汉字书写本身的艺术元素,更有其书写的内容所包含的审美意义。它既是实用和审美、传承和创新的结合,更是寄托书家个人情感,表达特定人生感受、展示自己人生品位的艺术。书法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以文赋、诗词作为其演化、表达的内驱力量。”
唐代书学理论家韩方明在《授笔要说》中说:“欲书,当先看所书一纸之中,是何词句,言语多少,及纸色目,相称以何等书,令与书体相和。或真、或行、或草,与纸相当。”李维君说,可见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已关注书写内容与书法作品的关系。中国文学中的诗词曲赋注重韵律、节奏、意境、想象等,书法创作依然;中国古典文论讲“诗言志、歌咏言”,中国古代书论讲“书为心画”。不论是审美取向,还是表现方法,都是基本相似的。
那么,当传统书法进入高科技的今天,会给书法和书法家带来什么样的新变化呢?李维君说:“照相技术、印刷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让当代书家尝到了甜头,大量密而宝之的古代珍贵碑帖成为当代书家书案上的寻常之物,随时可以拿来临摹学习,这是古人无法想象的。高科技让当代书家的眼界十分开阔,取法更为宏富,这一切为书法在新时代的创变发展提供了可能。近10多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兴起与运用,对书法更是影响深刻。从最初的电脑上网,到今天更为便捷的手机上网,书法家几乎人人都能拿着手机查看各种书法信息,或欣赏古代经典碑帖,或观看各地举办的书法展览,或播放书法教学视频,或查阅书法字典等等。但是,这些只是便于学习书法的手段和工具,真正要学好书法艺术还是要尊崇传统,从一笔一画做起,不能太依靠现代科技。”
除了扎实必要的基本功,李维君认为研究书法的人需要多方面的修养,需要“字外功”。“我经常会引用晚清大书法家杨守敬在《书学迩言》绪论中说的一段话来表达我的观点。即‘梁山舟答张芑堂书,谓学书有三要:天分第一,多见次之,多写又次之。此定论也。尝见博通金石,终日临池,而笔迹钝稚,则天分限之也;又尝见下笔敏捷,而墨守一家,终少变化,则少见之蔽也;又尝见临摹古人,动合规矩,而不能自名一家,则学力之疏也。而余又增以二要:一要品高,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一要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古之大家,莫不备此,断未有胸无点墨而能超轶等伦者也。’当代书法研习者可能最缺的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践行。”李维君说。
在多年的书法教学中,李维君总结了一系列书法教学的心得。2015年6月,经过半年夜以继日的不懈努力,由李维君担任主编并独立起草的《书法教学法指导》一书由中国书法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成为“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项目”的培训教材之一。李维君说:“写这本教材的初衷源于我国中小学的书法教育工作才刚刚起步,对于中小学书法教学法的研究尚处在探索阶段,当时还没有一本成系统的《中小学书法教学》。”怀着这样的信念,李维君利用其20余年从事中小学书法教学的经验,通过半年艰苦的资料搜集、拜访名师、建立框架、文字书写等工作,完成了18万余字的《书法教学法指导》一书。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郭振有教授读完此书后评价为:“框架合理、逻辑严密,紧扣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和中小学书法教育实际,富有学术性和指导性,是国内第一部比较完整和理想的《书法教学法》。”此书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此学科领域的空白,为中小学书法教育教学和研究做出了贡献。
除了本职工作,李维君还将书法与公益结合起来,多年来不遗余力地践行着书法与慈善的追求。2015年6月,他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发起了为救助自己的学生、白血病患儿杨尚沅的书画慈善拍卖活动,通过他的努力,收到全国各地的书画作品200余件,其中中国书协会员、中国美协会员的作品120余件。后经拍卖公司免费义拍,拍得善款19.8万元,全部捐献给了书法少年杨尚沅。
2017年10月,李维君又策划组织了“丹心翰墨·甘肃省委爱心扶贫书画作品慈善义拍’”活动,拍得善款76万余元,其中,仅以他个人名义邀请捐赠的省内外书画名家作品近20幅,义拍所得款项20余万元,全部用于民盟甘肃省委精准扶贫点和定点扶持地区贫困人员。
自2014年以来,受省书协的委托,在甘肃省委党校举办甘肃省书法创作提高班,年培训学员从70多人增加到600余人,使甘肃的书法培训工作成为全省书法爱好者满意、全国有影响力、省内具有品牌效应的文化活动。2017年以来,李维君已做书法讲座30余场,足迹遍布酒泉、临夏、天水、白银、张掖、陇南等市县,同时在西北师范大学、兰州财经大学、甘肃省图书馆、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等,受众近6000人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近年来,李维君积极参加“送文化、下基层”活动,足迹遍布甘肃三分之二的革命老区、贫困山区以及20余家企事业单位,连续多年春节前的慰问活动,其每年免费为群众书写的书法作品和春联都在3000件以上。2020年春节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国,李维君创作了抗疫主题诗十五首,赞美抗疫中的人和事,并在中央统战部的组织下第一时间向湖北孝感红十字会捐款5000元,表达自己的拳拳之心。
目前,李维君每天都有书法教学课程,可谓是忙得不亦乐乎,但李维君也乐在其中。他说:“一直以来,我始终践行着以书法追求梦想、以教育立身时代、以公益服务社会的行为准则,作为一位从甘肃陇西大山里走出来的书法老师,虽然有着诸多的身份和荣誉,但书法教育是我的特长和专业,也是我的职业和追求。我始终认为,自己是一名常年徜徉在书法教育中的书法教师,我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书法与教育展开的,我将继续在书法的道路上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李维君 书法集评
中国书协理事、甘肃省书协原主席、甘肃画院院长林涛:维君自幼生长在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古郡陇西,毕业于百年名校陇西师范,十年前入好雨轩专业学习书法,潜心研习、风雨无阻,审美取向高、学习方法正,甘于寂寞、淡泊名利,舍得投入、志存高远。从事书法教育二十余年,创办人文书院,把人文教育渗透到书法教育之中,成果丰硕,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开创了自己的事业。
中国书协理事、总参谋部书法创作院院长王学岭:维君随我问学三年,德艺双修,书法扎根传统,眼界高、路子正、基本功扎实,因教学的需要,诸体兼涉,尤其在其钟情的二王行书一路已颇具风貌,对赵松雪行书多有继承,取其平正秀美之貌,如再糅之米元章奇崛跌宕,则会更臻妙境。
甘肃省文联副主席马国俊:维君毕业于中文专业,对书法文化有更深的理解。2015年夏,主编完成了由中国书协组织编写的“国培计划——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项目”教材《书法教学法指导》一书,理论性、实践性、指导性并举。
西北师大文学院博士生导师赵逵夫:2012年秋,贱庚七十,维君书《离骚》长卷以贺,其书法俊逸秀劲而端庄雅正,见探研之功而无媚俗之气,反复观玩,令人赏心悦目,正体现出“芳与泽其杂糅兮,唯眼质其犹未亏”的风貌,和于屈子“内美”“修能”兼备之旨。展出之后,受到与会者的普遍赞誉。
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西北师大教授杨光祖:李维君为人憨厚,质朴勤奋,担任林涛好雨轩秘书长,为每年“好雨雅集”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其书运笔洒脱,字形俊逸,雅俗共赏,自成风貌。李维君是有“内心压力”的书法家,他喜欢写,愿意写,每天都在写,写一天都不累,这不是天赋是什么?虽然他的书法目前看起来还略有点甜俗,但以这个年龄到达这个境界,已属不易。他面对书法的谨慎,和近乎宗教般的虔诚,是让我们钦佩的。
李维君 书法作品赏析